奔驰glc300l最新价格(奔驰glc300l雨刮器胶条更换教程)
0
2025-02-25
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好规划
不会算账的人挺多的。
猫妹也是有感而发,今儿想跟亲们单纯从钱的角度,算算社保的账。
挺意外的。
医保个人账户划转的钱变少,抗议声最大的居然是退休老人而不是年轻人……
要知道,退休老人可是花医保钱的绝对主力。
划转的钱是变少了,但是看门诊可以报销了,而且起付线低、封顶线高、报销比例高,怎么算都比还在每个月交着不低社保费用的年轻人划算。
有人说,到手的钱不能飞了,而且人家身体健康,压根就不看病呢。
确实,如果不生病、不去医院,那确实“亏了”。
但哪儿有绝对公平的事儿呢?
商业保险,已经算细致的,按年龄定价、性别定价、风险等级定价,但同一价格下的每个人的理赔概率还是不一样的。
交了钱没理赔的,那绝对“亏”了;交了钱理赔的,那就是“赚”了。
交一样的钱,肯定有“亏”有“赚”。
职工医保,那就更不“公平”了。
不管你男女老少,现在有没有病、有啥病,一律年轻时按照收入定价、退休后不用花钱,区分度更低。
高收入者交的钱,是按照最低线交的钱的几倍,享受的却是一样的待遇……
有人说了,个体差异大,医保没法绝对公平。
但养老保险就好多了吧,多交多得、少交少得。
这话说得对,也不完全对。
养老保险确实交的越多,领的越多,但是如果纯算账,交的少的,反而会“占便宜”。
为啥这么说呢?
职工养老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问题就出在基础养老金里。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里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不是个人决定的,它取决于我们每个人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
这里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完全取决于个人,它是一个平均值,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等到退休时,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到一个平均数。
假设有三个人,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同样多年的社保,每年的工资与当地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也完全固定:
A一直按照最低档交养老保险,那么平均缴费指数为0.6。
B按照实际收入来交,但是B的收入不算太高,最终他退休的时候平均缴费指数为1.2。
C也是照实际收入来交,但是他的收入高一些,所以最终他退休的时候平均缴费指数为2.4。
假设三个人交了同样年限的社保,那么从交的钱数看,B是A的2倍,C是B的2倍、A的4倍。
但是把三个的人平均缴费指数代入基础养老金公式会发现,剔除公共项:
此时,再算基础养老金,B只是A的1.375倍了,C也只是B的1.545倍、A的2.125倍。
亲们看出差别了吧?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因为公式里,那个“1”的存在,使得交的少的,指数从0.6变成了0.8;交的多的,则从2.4变成了1.7。
这就是养老金的二次分配,在多交多得的原则下对低收入者适当倾斜。
所以,也不能说养老保险就绝对的公平。
猫妹以上算的,只是纯算经济账而已。
但社保,不能这么算“小账”。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社会保障注重社会公平,追求的不是保障水平均等,而是制度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长远目标是“让全体国民都能够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