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失去女主后黑化(男主失去女主后追悔莫及)
0
2025-02-21
关于【学习进步的成语】,积累10个学习的成语,今天常识编辑棒棒子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学习进步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精选300个)2、学习进步的成语,积累10个学习的成语1、学习进步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精选300个)关于学习的成语(一):
1、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2、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教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4、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5、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6、燃糠照薪:〖解释〗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7、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8、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9、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能够作为学习的榜样。
10、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1、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12、不足为法: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仿
13、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14、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先水平。
15、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16、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1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8、不愧下学: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19、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20、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21、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22、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23、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适宜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24、学如登山:〖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25、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26、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2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貌;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8、力学笃行:〖解释〗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29、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30、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31、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3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来源《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解释学习之后,才明白自我的缺点;教学以后,才明白自我的知识贫乏。示例故事
33、力学不倦:〖解释〗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34、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35、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36、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解释〗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7、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齐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38、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所以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39、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40、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必须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41、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42、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本事等具体情景进行不一样的教育。
43、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44、洒扫应对:〖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资料之一。
45、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46、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4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我的大腿,以坚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48、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49、钝学累功:〖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50、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5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52、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我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仅有自我明白。
53、不求甚解:只求明白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4、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55、群起效尤:大家一齐向坏的学习。
56、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57、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58、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59、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60、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61、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我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2、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63、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64、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65、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先自我会的东西忘了。
66、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来源解释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示例教师常用“~”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故事
67、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68、鸿鹄将至: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69、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70、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71、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72、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73、敏而好学:敏:聪明。天姿聪明并且喜好学习。
74、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够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7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76、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77、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78、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我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79、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80、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当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81、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82、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十分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83、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84、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85、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8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境。
87、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88、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89、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90、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91、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教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教师。
92、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9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源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忙你?”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示例你们年轻人真是~故事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
9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明白自我的缺点;教学以后,才明白自我的知识贫乏。
95、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关于学习的成语(二):
1、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2、开华结实:生出花朵,结成果实。比喻工作学习等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3、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4、转益多师:以更多的人为师学习更多的东西。
5、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6、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7、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8、为人楷模:楷模:榜样。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9、贻误后学:后学:之后的学习者。错误遗留下去,使之后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我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12、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13、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4、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15、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先自我会的东西忘了。
16、窥涉百家:窥涉:涉猎,学习;百家: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广泛学习,汲取各派的长处。
17、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我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18、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19、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20、学问思辨:指做学问必须广泛的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
21、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22、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23、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24、跬步千里: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当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25、撑上水船:上水船:逆水上行的船只。指撑船上行。比喻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6、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27、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28、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必须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9、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30、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31、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32、苦学力文:力:努力;文:著文。用功学习,努力写作。
33、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34、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本事等具体情景进行不一样的教育。
35、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36、学海无边: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37、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8、修学务早: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
39、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能够作为学习的榜样。
40、终日不倦:整天不知厌倦。指埋头学习。
41、冷暖自知:水的冷暖,仅有饮者自我明白。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我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仅有自我明白。
42、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43、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44、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45、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语,指应对墙壁默坐静修。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年。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
46、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47、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48、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49、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50、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51、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52、一齐众咻: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学习的环境不好,干扰很大。
53、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54、恂恂善诱:恂恂:有次序的样貌;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55、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十分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56、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57、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58、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59、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0、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教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61、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62、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63、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4、群起效尤:大家一齐向坏的学习。
65、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66、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67、学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68、习无不精:习:学习;精:精通。学习没有不精通的。
69、朝益暮习: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70、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71、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明白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72、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73、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74、梧鼠学技:形容在学习中贪多而学得不精。
75、学贵有恒: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76、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77、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78、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资料之一。
79、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80、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81、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82、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够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83、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84、活学活用:指灵活学习,善于运用。
85、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86、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87、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88、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89、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90、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91、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92、知物由学:由:经过。要了解事物就必须经过认真的学习。
93、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94、以学愈愚:指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9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我的大腿,以坚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96、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97、修身慎行:修:学问品德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谨慎细心地处理问题。
98、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立刻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99、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00、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0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02、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103、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04、食古而化:学习古代知识时能吸取精华,择优使用。
105、水积成川:川:河流。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必然能成才。
106、好学深思:喜欢学习,勤于思考。
107、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108、一世师表:师表:学习的榜样。足以供一代人效法,起表率作用的人。
109、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休息。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奋。
110、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先水平。
111、学优而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12、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113、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114、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15、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16、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117、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提高。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118、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119、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20、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关于学习的成语(三):
1、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够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4、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5、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6、遗风余韵: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
7、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先水平。
8、漆黑一团: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9、平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就到达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10、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11、数一数二: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12、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3、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4、十八般武艺: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15、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理解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16、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17、头重脚轻:头脑发胀,脚下无力。形容身体不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
18、林林总总:形容众多。
19、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20、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21、适得其反: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2、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3、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适宜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24、天下无双: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25、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6、生搬硬套: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景,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27、若明若暗: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景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28、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29、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30、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3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齐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32、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33、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可是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34、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35、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教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36、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我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37、日就月将:就:成就;将:提高。每一天有成就,每月有提高。形容精进不止。也日积月累。
38、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39、敏而好学:敏:聪明。天姿聪明并且喜好学习。
40、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41、铁杵磨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42、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43、开花结果: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44、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45、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46、融汇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47、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48、临阵磨枪: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49、群起效尤:大家一齐向坏的学习。
50、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51、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52、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53、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54、日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
55、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56、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57、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能够作为学习的榜样。
58、然糠自照: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5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60、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61、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62、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63、石火光阴: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64、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65、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66、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67、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68、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我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仅有自我明白。
69、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资料之一。
70、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71、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72、其貌不扬: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73、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74、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5、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当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76、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77、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78、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立刻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7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先自我会的东西忘了。
80、活学活用:指灵活学习,善于运用。
81、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82、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能够作为学习的榜样。
83、转益多师:以更多的人为师学习更多的东西。
84、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85、悬头刺骨:悬:吊挂。把头挂在屋梁上头,用锥刺自我的大腿骨。形容刻苦学习。
86、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87、跬步千里: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当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88、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89、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90、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91、食古而化:学习古代知识时能吸取精华,择优使用。
92、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93、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够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94、学贵有恒: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95、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96、冷暖自知:水的冷暖,仅有饮者自我明白。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我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仅有自我明白。
97、开华结实:生出花朵,结成果实。比喻工作学习等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98、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99、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00、梧鼠学技:形容在学习中贪多而学得不精。
101、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102、窥涉百家:窥涉:涉猎,学习;百家: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广泛学习,汲取各派的长处。
103、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明白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04、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05、行而世为天下法: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我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
106、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107、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2、学习进步的成语,积累10个学习的成语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做好;
·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
·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同情;
· 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质;
·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 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 不翼而飞:比喻东西忽然丢失,也比喻消息、言论等传得极快;
· 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 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 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很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 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 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障碍;
· 下车伊始:比喻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
·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
· 水清无鱼:多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 盲人瞎马:比喻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况;
· 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 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
·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容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 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二、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 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 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 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 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 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 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 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 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 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等;
·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 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 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 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 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三、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一)易褒词贬用的成语
·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易贬词褒用的成语
·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都在议论着;
·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承兑儿;
·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下午;
·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 七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 一团和气:指相互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
·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 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
·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四、易不合语境的成语
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4.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五、易重复、搭配不当的成语
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
2.难言之隐: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
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场梦”。
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如芒在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6.遍体鳞伤:指伤痕布满全身,像鱼鳞一样密。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的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接踵而至: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津津乐道: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市,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闻名遐迩: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1.责无旁贷: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生灵涂炭:比喻困苦的境地,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安居乐业”。
14.贻笑大方:被内行人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15.自惭形秽: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16.莘莘学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17.扪心自问:形容心里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地自责”。
18.真知灼见: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9.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政治才干。
20.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21.妄自菲薄: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22.不虞之誉: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23.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物,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4.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藏身,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所。
25.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6.任重道远:比喻既肩负着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而远的责任”。
27.眼花缭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不能用作“正方兴未艾”。
29.芸芸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芸芸众生”。
30.耿耿于怀: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31.感激涕零:感激得流下来眼泪,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
32.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33.刻骨铭心: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六、易敬、谦辞错位的成语
(一)易谦辞错位的成语
1.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2.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3.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4.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5.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者不能接受。
6.忝列门墙:忝,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7.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8.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9.才疏学浅: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10.德薄才疏: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11.挂一漏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12.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
13.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4.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动。
15.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16.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17.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18.一得之愚: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19.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20.不足挂齿: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21.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2.绠短汲深: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23.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24.区区此心: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25.管窥蠡测: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
26.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二)易敬辞错位的成语
1.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2.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使用)。
4.洗耳恭听: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
5.高朋满座:形容宾客很多。
6.大材小用: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7.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
8.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9.虚左以待: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来源:公考吧
噼里啪啦一顿牛皮的内容分享完毕,记住关键词:学一样像一样的成语,鼓励学生进步的成语,学业有成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全能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