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失去女主后黑化(男主失去女主后追悔莫及)
0
2025-02-21
关于[俄罗斯最伟大女沙皇],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如果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
内容导航:1。俄罗斯最伟大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俄罗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女沙皇;2.俄罗斯最伟大女沙皇,俄罗斯历史上四位女沙皇;1.俄罗斯最伟大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俄罗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女沙皇。分享完牛皮的内容,记住关键词:/18世纪俄罗斯阴盛阳衰,因为这个世纪断断续续诞生了四位女沙皇,分别是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至1727年在位)、侄女安娜(1730年至1740年在位)、女儿伊丽莎白(1741年至1761年在位)、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至1792年在位)。其中只有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成就最大的外国人,她就是“叶卡捷琳娜大帝”。
▲凯瑟琳大帝
凯瑟琳大帝是一位地道的德国公主,原名索菲亚,1729年出生于一个不怎么显赫的普鲁士军官家庭。她的母亲乔安娜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荷尔斯泰因家族。她对嫁给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丈夫非常不满。她不愿意被现实束缚,于是利用家族广泛的社会关系经营人脉,与沙皇伊丽莎白走得更近。
1741年夺取王位后,沙皇伊丽莎白让她的侄子彼得成为他的继承人。为了找到彼得未来的妻子,她在1744年把索菲亚叫到俄罗斯。索菲娅年轻,但才华横溢,知道如何赢得伊丽莎白女王的青睐。1744年6月,索菲亚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安排下与彼得结婚,皈依东正教,并改名为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叶卡捷琳娜”。从此,索菲亚以叶卡捷琳娜的身份开始在俄罗斯生活。她努力学习俄罗斯文化,积极融入罗马诺夫家庭生活,为彼得生儿育女,耐心等待命运的转机。
1761年12月,放纵的沙皇伊丽莎白去世,彼得为彼得三世继位,叶卡捷琳娜随丈夫成为女王。但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的关系并不融洽,因为他们的婚姻不是出于爱情,而是政治婚姻。另外,彼得三世粗鲁荒唐,叶卡捷琳娜隐忍冷静。两人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两人关系更加冷淡。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之间冷淡的夫妻关系不可避免地对政治产生了影响,于是彼得三世打算摆脱叶卡捷琳娜的束缚,剥夺叶卡捷琳娜所生的儿子保罗的继承权。叶卡捷琳娜于1762年6月先发制人发动政变,废除了彼得三世。他没有让儿子保罗登上王位,而是自己加冕为沙皇,统治俄罗斯。
▲凯瑟琳大帝的丈夫彼得三世
凯瑟琳大帝并没有从彼得三世那里得到爱的体验。当她成为沙皇后,她开始随心所欲地追求爱情,收养情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波将金。凯瑟琳皇帝渴望爱情,但她没有像伊丽莎白女王那样放纵自己。她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实行开明君主制,进行各种改革,结束了彼得大帝死后长期的政治混乱,给俄国带来了稳定,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为俄国的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波将金,凯瑟琳大帝的情人
叶卡捷琳娜大帝插手波兰内政,1772年平定了波兰贵族发动的巴尔联盟战争后,第一次与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了波兰的土地。1792年,叶卡捷琳娜大帝武力打断波兰改革后,与普鲁士第二次瓜分波兰土地。1795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平定了波兰军官科斯丘斯科领导的起义后,第三次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分享了波兰的土地。叶卡捷琳娜大帝对波兰的三次瓜分导致了波兰的灭亡,使俄国在2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向西扩张版图,与普鲁士、奥地利成为邻国,对中西欧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向西扩张的同时,凯瑟琳皇帝在南方也没闲着。她的目标是打败奥斯曼帝国,夺取黑海出海口。1768年,俄罗斯与奥斯曼爆发第五次俄土战争,战争持续了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任命得力将领对抗奥斯曼军队,使俄军产生了强大的战斗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俄国在陆战中控制了奥斯曼帝国的三个附庸国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克里米亚,在海战中摧毁了奥斯曼帝国的舰队。1774年,奥斯曼帝国被迫媾和,签署了屈辱的《库丘克-克纳杰和约》,失去了对克里米亚汗国的控制。此后,叶卡捷琳娜大帝先是扶持克里米亚的代理人,后于1783年吞并克里米亚,将俄国的南疆推向黑海,实现了他的目的。
▲凯瑟琳大帝的影视剧形象。
1787年,奥斯曼帝国再次对俄宣战,进行第六次俄土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可以说是上一场战争的重演。奥斯曼帝国从一开始就一败涂地,无力抵御俄军的猛烈进攻,全线惨败。因为英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变得太强大,所以改变策略,向叶卡捷琳娜大帝提出调停,但实际上是通过支持奥斯曼帝国来遏制俄罗斯的扩张。
1791年,奥斯曼帝国终于准备谈判结束战争,叶卡捷琳娜大帝将注意力转向瓜分波兰的问题,也准备谈判,于是两国签订了《吴雅思条约》,结束了战争。叶卡捷琳娜大帝在这场战争中放弃了大部分被占领的土地,但她控制了黑海和通往伊斯坦布尔的海上航线,并拥有远超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在陆地上,她也可以从波兰派出军队进攻奥斯曼帝国。至此,叶卡捷琳娜大帝在赢得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两场战争后,允许俄罗斯向南方扩张领土,对奥斯曼帝国构成严重威胁。
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中风去世,这让西欧和中欧国家,以及奥斯曼帝国都松了一口气。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俄罗斯34年,使俄罗斯做大做强,为俄罗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俄罗斯最伟大女沙皇,俄罗斯历史上的四位女沙皇/格瓦拉同志
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国家。妇女在这个国家的地位很低。别说参政,就连生命权也经常受到男性的威胁。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历史上出现了四位女沙皇,尤其是最后一位,不仅统治时间最长,成就最大,也是最受争议的,在今天的俄罗斯仍有深远的影响。
1.凯瑟琳一世(1684-1727)
她原名玛尔塔·斯库隆斯卡娅,出生于立陶宛的一个农民家庭。起初,她嫁给了一名瑞典骑兵。她在俄瑞战争中被俘,成为俄军的一名军妓。玛尔塔很快就以出众的容貌和妖娆的风韵闻名于世,成为沙皇彼得一世的宠妃门什奇科夫的情妇,门什奇科夫后来将其赠送给他的主人,令彼得一见倾心,于是她以公主的身份被收编入宫,并改名为叶卡捷琳娜,这是在1703年。
叶卡捷琳娜不仅艳丽,而且刚毅。他经常在危机时刻给彼得出谋划策,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因此深受彼得的喜爱。叶卡捷琳娜于1724年成为女王,一生为彼得生了11个孩子,但只有两个女儿幸存。1725年,彼得大帝驾崩,叶卡捷琳娜在旧情人、权臣门什奇科夫的支持下登基,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女沙皇,年号叶卡捷琳娜一世。
安娜掌权后,重用了她的德国老情人比龙,他组建了一个特殊的特工部门,残酷镇压异己势力。比龙依仗女王的功劳,以“无冕沙皇”的姿态在德国教育俄国,极力排斥本土势力,从而为自己招来大批政敌。女沙皇自己整天挥霍无度,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1740年,安娜因为过度享受而病倒,很快就变成了猪尾巴。临死前,她指定姐姐的孙子伊凡为自己的继承人,即伊凡六世。
3.伊丽莎白一世(1709-1762年)
彼得一世和凯瑟琳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是伊凡六世的母亲安娜的“闺蜜”。伊丽莎白和她的侄子彼得二世年龄相仿,他们从小就是亲密的玩伴。即使在彼得成年后,他们仍然保持着暧昧的关系。一些朝臣甚至建议他们应该结婚。安娜一世在位时,极力排挤伊丽莎白,强迫她远离宫廷生活。
安娜一世倒行逆施,引起俄国贵族的强烈不满,所以她死后迅速推翻伊凡六世,立伊丽莎白为沙皇,这是公元1741年。伊丽莎白登基后,实行“开明专制”,恢复枢密院并赋予其真正的权利,废除死刑,废除国内习俗,颁布法律鼓励商业流通,以法律形式确立贵族特权,尽可能吸收各阶层人士参与政权,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矛盾。通过俄瑞战争和七年战争,我们取得了从瑞典和普鲁士开疆拓土的巨大成就。
伊丽莎白在国家政治中非常重视她的情人拉祖莫夫斯基,她热衷于组织化妆舞会和各种娱乐活动,促进了社会上崇尚奢华精致的风气。伊丽莎白于1762年去世,她已经选择了她的侄子彼得·费多洛维奇作为她的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彼得三世。
4.凯瑟琳二世(1729-1796年)
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出生于德国。1744年,她嫁给了远房表亲彼得并皈依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因为两年前彼得被月经和沙皇伊莉莎白封为储君,叶卡捷琳娜成了公主,但却不受宠爱,夫妻关系很僵。为了赢得俄罗斯人的好感,叶卡捷琳娜极力学习俄语和宫廷礼仪,因此获得了俄罗斯贵族的青睐。彼得于1762年登基,但同年被妻子推翻,很快被处决。
叶卡捷琳娜登基后,重用情人波将金,实行“开明专制”,编纂新法典,对国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强化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在被征服地区推行俄罗斯化政策。通过战争打败了土耳其和瑞典,打开了通往黑海和波罗的海的海上通道,与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了波兰,大大扩张了俄国的领土。
叶卡捷琳娜在私生活上非常放纵,情人众多。据学者考证,不下20人。有意思的是,清朝的女沙皇也对雍正帝充满好感,并把她视为“开明君主”学习的榜样,可谓是雍正帝的“铁杆粉丝”。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继彼得一世之后获得“伟大皇帝”称号的君主,他的豪言壮语“如果我能活到200岁,整个欧洲都会匍匐在我的脚下”一度震惊欧洲。1796年女王病逝,她的长子保罗继承王位,史称保罗一世。